依恋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是无法承受住当今社会的挑战和困难。当孩子们情绪奔溃的时候,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和治疗。
家长们,你们知道孩子的依恋心理重要性吗?依恋心理对幼儿的社会性适应与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选择给儿童正确的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意义。现在,说说孩子的依恋心理重要性。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出现对自己的仇视目光时(多为青春期),开始恐惧,开始寻找原因。“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变成了这样?”似乎孩子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的。其实,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情感问题,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时期。导致这个现象的出现,最大的原因就是有的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注重孩子的依恋心理重要性。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地、充满深情的感情连结。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事件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个大房间,房间内有两个铁架子,一个是光秃秃、没有任何装饰物;另一个铁架上缠满了绒布,形似一只母猩猩,地上还有吃的、玩的物品。
然后,观察小猩猩是吃?是玩?还是要母猩猩?结果发现,小猩猩面对陌生的房间恐惧地叫几声,然后就爬上模拟的母猩猩架上,紧紧地抱住。只有在饿的时候,它才下来,吃点东西后又会迅速爬上去、爬到紧紧抱住那只毛绒绒的母猩猩。
这一实验证明:幼小的动物第一需要是食物,紧接的需要就是对熟悉的抚养人的依恋。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所以,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将婴幼儿的依恋分成三种类型:安全性依恋、回避型依恋与反抗型依恋。
1、安全型依恋
孩子和父母的分离表示伤感,但并没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与父母团聚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寻求与父母亲近。在和陌生人相处的时候只要经过短时间确认是安全的,就不会产生很大的焦虑。从外在行为特征来看,这类幼儿情绪健康、稳定,自信、友善,乐于探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
2、反抗型依恋
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谨慎,过分依附母亲,怯于探索环境,对陌生人不太关注。对父母的离开表现出极度的伤感和焦虑;与父母团聚时表现出寻求亲近与拒绝交流两种相互矛盾的行为。从外在行为特征来看,这类幼儿情绪不稳定,排斥与接纳并存,依附性强,缺乏自信。
3、回避型依恋
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中能自主地探索和游戏,但不够投入。他们能接受陌生人(如教师和同伴)的关注,与陌生人在一起并不十分伤感。在人际互动中,这类幼儿表现出一些回避现象,如避免成人注视或扭身走开。在父母离开时并不特别焦虑,与父母团聚时并不力图接近。从外在行为特征来看,这类幼儿似乎对爱缺乏反应,排斥、独立,情绪活动水平低。和反抗性依恋相比,回避型依恋是一种更加糟糕的依恋,因为他连基本的情感机制都没有建立起来,属于最低层次的依恋,也是最不健康的依恋。
同是依恋,孩子在家长身边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一旦让孩子置身于陌生情境中,孩子的情感水平就会表现出来,所以家长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诊断孩子,即经常将孩子置身于陌生人的情境中,看看孩子的反应如何,判断依恋情感的类型和发展水平,然后依次为依据来调整自己的育儿行为。当孩子在陌生人中出现了忸怩、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时,就需要家长密切加以注意。
依恋对于孩子有生存价值,作为弱小者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依恋就是首当其冲的社会性情感,借助于和父母、熟悉的照看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生存价值就意味着孩子的依恋情感和食物、衣物一样是孩子的生存之需。孩子的依恋情感对孩子将来的情感发展有很有助益。
有些父母老是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多好,其实也是别人家的父母当的好,教育的好,孩子才会出色呀。有时候家长需要自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做到很好的陪伴,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情绪从而导致了孩子之后的一些坏毛病或者是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差一些。
推荐内容
-
肺结核药物也可能针对内脏利什曼病
邓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也可能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另一种主要疾病作斗争的有力工具。内脏利什曼病是...
-
宝宝乐观情绪的养成
都说现在的小孩子是越来越难教育了。好像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候还老是对着和你干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
-
对化疗药物的淋巴瘤耐药机制鉴定
研究人员在莫菲特癌症中心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协作研究已发现耐药性Venetoclax的机制®,也被称为ABT-199,一个BCL-2靶向药物常用
-
燕云台三姐妹分别嫁给了谁 萧燕燕三姐妹结局是好是坏
Hello,大家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一起聊聊近期热播的这几部电视剧,看看你觉得哪一部最好看? 据悉,《燕云台》中的萧氏三姐妹都嫁的不
-
儿童心理压抑表现有哪些
有些父母老是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多好,其实也是别人家的父母当的好,教育的好,孩子才会出色呀。有时候家长需要自我反思,自己是不...
-
《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儿童惊险坠楼焦佳人出手相救 孩子爷爷奶奶
其实看这个《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儿童惊险坠楼焦佳人出手相救 孩子,最主要还是剧情吧,对于演技这些也不怎么需要说,大家都懂,没有太大意
-
太年轻不能结婚的原因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婚姻和爱情大部分是很被动的,他们觉得感情这种事随缘就好,其实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精彩。但是没经历过你又怎么知道爱...
-
医学教育仍无法使学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保健
根据《柳叶刀星球健康》杂志发表的24项研究的系统评价,在全球范围内,营养还不足以纳入医学教育中,这意味着医学生缺乏为患者提供营养...
-
引发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心理这个词最近被提及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其实在国外有一个职业特别吃香,那就是心理医生。为什么呢?因为国外特别是西方有几个国家已...
-
老是爱发朋友圈是什么心理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揣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知识的细节,去假设判断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对自己的心理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