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今天也是照常给大家说说心理方面的常识。很多人提到心理这两个字是没有概念的,以为这个东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实不然,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知道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对我们的健康,工作和人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一、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性格缺陷
2.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情感缺陷
3.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智力落后
4.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心理疾病
二、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1. 心理不健康的生物学原因
2. 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学原因
三、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1. 心理健康的标准
2. 心理不健康的危害
3. 哪种心理有益健康

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性格缺陷

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容易发生不良行为;偏执性格: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性格: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

2、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情感缺陷

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表现出不必要的焦虑、紧张,经常忧心忡忡,疑虑不快。虽然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对自己的健康和疾病存有忧虑;抑郁状态:情绪经常处于忧郁、沮丧、悲哀、苦闷状态。常有长吁短叹和哭泣表现。

3、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智力落后

智力水平与思维活动明显低于正常人,表现出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人格障碍:人格明显偏离正常轨道,并表现出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例如酒瘾、反社会行为等;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变态,已失去对客观现实的理解或对外界的接触能力。

4、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心理疾病

精神病是指人的整个心理机能的瓦解,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严重的损害,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是患者基本个性的改变,并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

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1、心理不健康的生物学原因

1.1、遗传

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在心理疾病中,遗传因素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精神分裂症、狂躁性抑郁症等疾病中,遗传因素的致病作用较为明显。

1.2、生化

近代神经化学研究表明,中枢神经递质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物质代谢失常,可以成为诱发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3、机体损伤

机体损伤或患病可以引致心理变态。例如脑外伤可引起变态行为;癌症、糖尿病等可以引起适应不良的人格变态等。

2、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学原因

指那些因环境条件的变化,通过心理的影响而引起人的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因素。学术界在阐述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的问题上,形成了心理动力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1、心理健康的标准

1.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1.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1.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1.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1.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1.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1.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1.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2、心理不健康的危害

2.1、犯错误

由于心理不健康,会导致一个人犯很多错误,有的甚至是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如:由于不善于控制情绪,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与同事打架,夫妻之间吵架,甚至动手打人,轻则犯错误,重则触犯刑法。

2.2、人生失败

很多人一辈子就碌碌无为,不仅事业不好,甚至婚姻也不好,其症结就是因为他们心理不健康。

2.3、人际关系糟糕

心理不健康者人际关系一般都非常糟糕。不但上司讨厌,同事也讨厌,回到家,爱人也讨厌。尤其是一些病态人格者,不但人际关系差,事业上也一事无成,有的甚至走上犯罪之路。3、哪种心理有益健康

3.1、认真

认真是长寿的一大标志。认真品格具体包括:做事井井有条,深谋远虑,持之以恒,责任心强。认真的人会设立目标并完成目标,因而生活满意度更高。但是专家同时告诫,认真固然重要,但是千万不要只对某一种行为过于痴迷专注,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

3.2、擅交往

充满爱意的人际关系可促进积极情绪,孤僻性格则易导致消极情绪,增加压力、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危险。专家建议,通过兴趣爱好交友,参加读书俱乐部等,有助于扩大社会交往,有益长寿。

3.3、乐观

百岁老人虽然生活不同,但都对人生有乐观或者积极的态度。

所以说,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揣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知识的细节,去假设判断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对自己的心理的认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