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给哀伤一个仪式

都说小孩一天一个样。其实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化”

为我们的失去,做点什么

丧失之后,必有哀伤。当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我们确认自己已经失去某些人和物时,就会面对自己的创伤和失去的痛苦。一个哀伤的过程就会开始。

我们总是要为失去做点儿什么,做到以后,心里会有些安慰。比如为失去的亲友哀悼、表达情感,举行葬礼,我们称之为“仪式”。仪式,是有心理意义的。哀伤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有序的、有目的地、持续地去为“失去”做些什么,对于心理修复是有帮助的。

灾难可能使我们失去了安全感、控制感、自尊感,包括自我价值感,需要在哀伤中把这些慢慢建立起来。这个建立的过程也是我们如何重新看待自己。比如,亲人去世了,家园也没了,那么我是谁?灾区迁徙后,我是哪儿的人?我要怎么活?哀伤最终的结果,就是内在自我修复的完成。此时,就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了。

共同哀悼,建立新的联结

为什么丧失会让人如此痛苦?让人产生无意义感?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与周围的人和环境都是有关联的,周围的人和环境是我们的“延伸的自我”。我们一直都是靠外界的人和物来定义自己的,这些部分让我们确定自我价值感。当这部分失去,定义自己的把部分就没了,有些人就会感觉活着的价值感也没有了。

共同的哀悼,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新的联结。假如,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去世了非常痛苦,而孩子的同学、朋友经常来看她,她总会感到温暖,生活会增加意义感。最然他们不能完全替代自己的孩子,但一些新的关系的进入,对她是有价值的。

“社区哀悼”的意义在于,丧失亲人的痛苦不只是一个人承担,而是大家共同来承担,分担痛苦,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个体很难面对死亡的恐惧,但群体共同面对时,力量就会增加。5月19日14:28开始的3分钟的哀悼,是全国的共同仪式,表明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共同面对灾难。

用自己方式为逝去哀悼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感受还是有差异的,因此除了集体面对痛苦,我们还可以用个人的方式、仪式,向逝去的人和物表达情感,建立心理的联结。

1.看望和问候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去哀悼、看望。这个机会来的越早,对心理的恢复越好。假如不能到现场去悼念,也可以找到跟这个失去有关的亲人、朋友,和他们通电话,表达问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2.设定纪念日

在自己认为特别的日子,进行一些个人化的纪念活动。中国的清明节就是为此而设。

3.保存纪念物

可以找到与逝去相关的纪念物品,比如照片、礼物,把它保存下来作为纪念。

4.为逝去写点什么

可以通过自己、博客的方式,为逝去悼念;也可以通过网络聚在一起,为共同的逝去写悼词,或者在媒体的专栏为逝去者讣告,这样就有了一种情感上的呼应。

情感表达的必要和适度

情感表达哀伤是必要的。内心的痛苦如果总是不去触碰,它就还在那里。当生活中遇到相关的事情,就会诱发痛苦。当被这种抑郁情绪淹没,人的社会功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灾难引发的各种情绪和体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梳理,表达。这其中,宣泄是很重要的。宣泄的前提是,不能打破心理底线。当巨大痛苦来临时,如果人的情绪崩溃,整个人会呈现失控状态——完全被情感淹没,精神恍惚,不能感知周围的世界,完全沉浸在痛苦当中。过度的、无人帮助修复的情感宣泄是有害的。哀伤要表达,之后仍要正常的生活。

儿童小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小变化。这时候非常考验家长的观察能力。根据小孩子的细微变化家长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交流,不会产生互相理解不了的情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