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

儿童小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小变化。这时候非常考验家长的观察能力。根据小孩子的细微变化家长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交流,不会产生互相理解不了的情况。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有哪些?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到底有哪些呢?小编这就来告诉大家有哪些?请家长重视。

一、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

1、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

一位美国学者为了探知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究竟有哪些最迫切的要求,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惊异:孩子们对父母和家庭的要求放在首位的并非是经济、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似乎都不大在意,相反,却很关注自己的家庭精神生活。这位学者总结出各国儿童对自己父母的最重要的十条要求是: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应一视同仁。

(3)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要算数。

(4)父母之间要相互谦让,不可互相责备。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亲密无间。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不能忽冷忽热,更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

(8)家里应该尊老爱幼,决定全身的事应该征求全家人的意见。

(9)家庭要重视文体活动,星期天要到户外玩半天。

(10)父母有缺点孩子也可以批评,应该欢迎孩子提不同意见。

从这十条要求中不难看出,孩子最关心的是家庭气氛和对他们采取的态度。他们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在这种良好的家庭中生活,最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辽宁省某市妇幼保健站儿童心理研究组曾对该市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但值得深思的是,回答中最多的并不是“怕爸爸妈妈打我”,而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

“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某市劳教部门对接受劳教的236名失足少年进行了一次失足原因调查,结果也令人吃惊:在236名少年中,家庭破裂或已达到破裂边缘的,父母之间经常争吵的占43.6%;家庭生活涣散、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即所谓“享乐型家庭”占37.7%;对子女放任自流、溺爱娇惯或任意体罚的家庭占28.4%。

上述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品格的形成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当前,可以说所有的年轻父母在培养子女方面都舍得花钱,也认识到智力投资的重要,买钢琴和请家教都在所不惜,但却很少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很少注意自己的家庭气氛的创造。他们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只需要父母的爱抚、照料、指挥和管教就够了。至于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喜好什么,厌恶什么,对小孩子是无所谓的。这可是大错特错了。其实,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就是一架架全频道的电视录像机;那一对对灵通的小耳朵,宛如一台台高效能的录音机,把父母在他们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贮存大脑里。这对他们心理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总是绷着阴沉沉的面孔,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们如受苦刑,他们那天真无邪的天性受到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儿童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妨碍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材。

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认识到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如此重要作用之后,你们应该做何打算?良好的家庭气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全靠你们精心地去创造。

2、儿童心理健康的好处及重要性

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养家,而疏于对孩子心理的安慰。社会问题都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有关联。人不是机器,小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爱,爱也不是用金钱物质衡量。孩子要想健康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健康同样不能忽视,父母应多给予孩子心理教育,最好是从小做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更离不开亲情。亲情是最天然的和谐剂、营养素和定心丸。婴幼儿长久地处在自己熟知的母亲身边,就能避免产生害怕的情绪,继而避免出现易哭闹等情绪障碍。孩子自出生后,就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形成条件反射,这标志着其心理活动的萌芽和发展。母亲应多给孩子必要的爱抚和情感依托,这对婴幼儿心理发育有很大帮助。

从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孩子的心理就开始发育,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如果心理养护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将来在性格、心理上出现问题。为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在护理期间多逗孩子,说说话,唱唱儿歌,传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既能增进孩子听力,又可培养其乐观情绪。

家长要促使孩子逐步适应环境和外界刺激,家庭气氛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一些影响。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刚出生时,和成人离家一样有恋巢心理。因此,要在一定时期内延续子宫时代的环境和习惯,如抱孩子时将他的头搁在妈妈心脏处,让他能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为了锻炼孩子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还可以帮他做些轻柔的运动,缓解肌肉紧张,如抬头、翻身、站立、四肢伸展等。当然,这些训练应逐步加强,而不是给予“突袭”。

另外,家长及时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一位母亲说,在她的孩子6个月左右时,她每天都定时翻看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在她讲述书中内容时,孩了听得很专注。有一次,她翻书略作停顿,孩子竟表现出烦躁、欲哭等情绪,直到她重新开始翻阅,孩子才安定下来,结果这个孩子长大后不仅爱看书,学习也颇自觉。这说明孩子小时候的习惯对未来的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不可盲目乐观,心理养护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从此高枕无忧。心理养护得当的婴幼儿一般不认生,也不爱无故哭闹,并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表现活泼机灵。不过,家长也不要因怕造成心理负面效应而对孩子过分溺爱,因为溺爱常常是导致“问题孩子”出现的重要原因。

母爱能促进婴幼儿健康地生长,给孩子讲故事,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家长不要认为“吃奶的孩子不懂事”,忽略婴幼儿的心理养护。“望子成龙”的巨大工程,在“龙”出世的那一刻,就该破土动工了。为了避免孩子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心理不适应,父母最好留在孩子身边工作,能补出远门打工、工作最好不过了。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

1、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2、能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是同学们的知己。

4、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已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5、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已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总之,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他一生的幸福,做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是无法承受住当今社会的挑战和困难。当孩子们情绪奔溃的时候,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和治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