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障碍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有些父母老是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多好,其实也是别人家的父母当的好,教育的好,孩子才会出色呀。有时候家长需要自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做到很好的陪伴,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情绪从而导致了孩子之后的一些坏毛病或者是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差一些。
孩子心理障碍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有关研究人员对孩子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这些心理问题大多与家庭有关,下面就来看看孩子心理障碍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产生有的时候是突发事件造成的,大多数的情况都是一段时间有一些问题逐渐积累造成的。如围产期大脑受过损伤,这是生理原因。更多的情况是在孩子心理发育的过程当中他遇到社会适应和或人际交往过程中有许多心理的冲突和矛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问题。时间长了没有及时地解决就有可能发生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
调查还发现,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的三种。第一种发生在围产期,孕期母亲患传染病、中毒、营养不良、腹部外伤,小孩出生时窒息缺氧,难产或产伤。第二种是缺少幼儿园正规教育,家居的孩子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第三种是家庭环境因素。
健康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首先不和睦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其次教育方法不当。一种是对孩子滋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育,使孩子变得胆怯和抑郁。
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和家长之间育儿方法、要求、态度的不一致,使幼儿有恃无恐或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呢?
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学一些关于孩子成长方面的科学育儿的知识,还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在遇到一些矛盾的时候最好能读点儿书或者请教专家及时地把它解决。大多数的心理问题发生都是一个过程,如果在小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了一般都不会造成坏的影响。
家长应根据幼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所以家长了解一些婴幼儿心理发育的特点。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严重的要去医院治疗。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关
一、影响儿童心理健康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生活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用爱来营造。爱的教育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最有效的教育。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儿童最需要的心理营养素就是“爱”。作为父母,需努力给孩子营造爱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氛围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和谐完整的印象,给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还要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而不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缩小了的成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语),尊重孩子的爱好,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了解。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模式,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与引导下,勇于探索追求,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形成活泼好奇、开朗大方、诚实谦逊的品格。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方式大体分为6种类型:溺爱型、过分保护型、干涉型、放任型、否定型和民主型。
(一)溺爱型
个例描述:张瑞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天生体质差,常犯哮喘,一直在大人心疼的呵护和宠爱下成长。在家里凡是他喜爱的都是他说了算,他不喜爱的都可以乱扔,在班上,好登子是我坐的、好桌子是我的,好玩的玩具是我的、排队我第一、不能满足就大发脾气,捣乱、倒地打滾,不管是上街还是回家说要背就得背、在与家长交流中了解到,由于孩子从小身体差和祖孙三代同堂隔代更亲的原因,孩子倍受宠爱,就是孩子打人,骂脏话大人都觉得无所谓,就是班级搞亲子活动时孩子表现出无理的行为妈妈却笑看不语任其孩子随意表现。
长期的溺爱型教育方式会导致儿童形成极度懒惰娇横的习惯,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指手划脚,不求进取,不积极向上,骄傲自满,老子天下第一的恶习。行为表现为:集体活动中自私,注意力不集中、不服从、易冲动、对任何事缺乏动力。在心理发展上儿童会无法形成健全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和人格,心理上难以成熟,认知能力差,在今后的生活中表现出任性、自私、为所欲为、好夸口、无责任感、无进取心等,最终造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难以找到自已合适的岗位,难有自已的发展空间。
(二)过分保护型
个例描述:曾在我班上有个曹林小朋友,在幼儿园里,饭没有老师帮助喂几口是吃不完的,衣服反了没有大人帮他反过来他自已就不会弄。连自已的鞋子都穿不上,鞋带更是系不了。操作活动没有老师在一旁指导就无法进行,通过与家长沟通,我了解到:曹林从幼儿小班到大班在家自已的事都不用自己动手做,全由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包办了,由于大人的精心照顾,给儿童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没有任何主见,严重缺乏自理能力。这类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为儿童的言行画框框、定条条,其结果是阻碍儿童独立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养成,长期如此会养成儿童不动脑筋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性格表现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脆弱、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差、缺乏创新思维,最终会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差。
(三)干涉型
个例描述:曾有一个儿童因父母离异被判给妈妈,妈妈工作之余全身心地面对孩子,陪孩子学拉琴、陪孩子学画画、陪孩子学跳舞、要求孩子吃饭不准说话、不准爬在沙发上、不准玩抓猫游戏、不准玩老鹰抓鸡游戏……孩子在家里还是在校园里表现都很文静,见人总是怯生生的、与老师交流都是用点头或摇头表示,不爱参与同龄儿童的集体活动、连排队都怕排在前面。
干涉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父母常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强调儿童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孩子的日常活动都必须在父母的掌控之中,超严格的管理,与儿童交流态度生硬、方式方法简单、只从父母本人的意志出发,強迫儿童接受父母的要求,认同父母的看法与认识,不考虑儿童的心理愿望,不考虑儿童自身的感受,若有违背就以体罚打骂迫使孩子就范。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一种表现为不自信、一切都只是顺从,心理孤独、自卑,自尊和性格受到压抑,遇事懦弱、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果断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是学习无心情、作业很被动、成绩很差。
(四)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
个例描述:我曾教小学时有个儿童叫刘波,这孩子非常聪明、样子也非常可爱,乖巧时让你别提有多喜欢,然而他在班上的表现实在让人头痛,自由、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受任何约束,上课时、发出怪声,吃饭时把吃剩的骨头放进别人的碗里;睡觉时、总爱在床上跳来跳去;做操时捣乱打人那是家常便饭,叫人简直是拿他没办法,一犯错误被老师发现,他承认错误比谁都快,而且态度诚恳得让人感动,但是、再次犯错误的速度更是使人吃惊。经过了解我发现:孩子的妈妈在单位工作比较忙,爸爸常和朋友聚会,没时间陪孩子,就经常无原则地买东西给孩子玩,常带孩子的外婆、外公、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孩子在家里经常是自已玩自已的,想起那样就丢了这样,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种放任自由的家庭教育方式,缺乏和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言行无任何约束,对孩子在校园和家里的表现一无所知,对孩子的学习也毫不知情。
放任型的父毌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由的家庭教育方式,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工作繁忙、交际应酬多,业余时间少的父母,一心扑在工作或学习上,顾不上与孩子沟通或陪孩子作业和玩耍,忽视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一点不上心,相信孩子大了就自然什么都懂了。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的孩子缺乏父母的潜溢黙化和道德教育引导,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念,孩子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性格和人格。大多数孩子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安、对人冷淡,兴趣狭窄、缺乏理想、与人交往一旦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五)否定型家庭教育方式
个例描述:李江在班上个头最高、年龄也算最大、爸爸是工人,妈妈希望李江什么都要比别人强,要求比较严格,每天接孩子时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有没有不守纪律,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平常要求孩子背三字经,背不会就打手掌,不许吃饭,不许出去玩。漫漫地孩子在校园里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小朋友沟通交流,犯了错误被老师发现后死也不承认。
这种家庭教方式的父母存在"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的观念,管教过于严励,对孩子的言行表现否定多于肯定和鼓励,父母经常对孩子都是批评、责怪、打骂,使孩子较少接受到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长期的否定导致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自我接纳程度低,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已不如别人,从而甘愿落后,在学业上不思进取,对自已的前途常怀恐惧无望之心,对生活和人生态度也发生改变,认为自已的生活和人生暗淡无光,没有激情和兴奋点,破罐子破甩。
(六)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
个例描述:一个邻居小孩叫小芳,聪明机灵,学什么接收都快,有广泛的兴趣,画起画来神采飞扬,写起字来方方正正,性格开郎、活泼,有同情心。小芳自小由父母自已教养,父母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孩子想学什么本领父母就支持并配合一起学习,十分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要求要先让孩子认识这种要求的目的,还让孩子参与商量家庭大事,如家里需购买什么家具,家里应该买什么样的车,家里要搞什么活动,奶奶过生该送什么礼物等都可让孩子发表意见。
民主型父母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平等交流各自看法,孩子容易接受父母为孩子的发展提出的建议,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心,就可以按照自已的爱好和兴趣发展。父母只要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能给予恰如其分的批评指正,孩子就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父母遇事总是先给孩子讲道理,若有时父母错了也会给孩子道歉。实践证明,孩子在温暖、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易产生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在学习上能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
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易于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自我接纳程度较高,自信心、自尊感、成就欲望也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不一致的教养态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隔代教养、调查显示,我国约有一半的儿童正在接受隔代教养,许多缺少育儿精力的现代年轻父母们都把孩子交给祖辈看管。由于"隔代亲〃的原因会出现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导致儿童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习惯。"隔代亲〃的过分保护抑制了儿童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削弱了孩子的适应能力;"隔代亲〃教养的祖辈易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吃亏的教育意识去诱导儿童,使儿童错失形成与他人合作、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等品质的良机,滋长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惯。0一5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的亲情关怀,满足儿童对父母正常的情感依恋,会对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隔代亲〃不能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导致儿童情感不稳定。
(二)红脸白脸教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种教育方式自古就有。"严父慈母〃、"严母慈父〃,父母两人对待孩子不一样,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已的行为是对是错,对于塑造儿童的言行极为不利,孩子采用谁的观点不知所措。心理产生很大的矛盾,不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世界观,这种教育态度的不一致使家庭内部缺乏稳定感,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恐惧,焦虑、自卑、易产生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
(三)随心所欲教养、这种家庭教育态度就是今天父母心情好,对孩子就放纵,宽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一味满足,不考虑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还是有害。明天心情不好了,就对孩子严厉,专制,甚至苛刻,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请求都一味拒绝,甚至遭骂。家庭教育态度以父母的心情随心所欲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不知所错,使孩子易产生焦虑心理,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定,自卑,对父母怨气,对家庭不满,易引发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本着以民主平等为基础,保证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促进儿童人格和个性的形成为教育原则。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身作则,合理管束。
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经过研究发现;对成长中的儿童适当的行为管束是必要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对子女要立下合理的规矩,用这些规矩去管理、约束儿童的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地遵守这些规矩,让孩子做有标准、学有榜样,孩子做错了要接受批评,那父母做错了就必须承认错误并道歉,体现家庭里的民主与平等,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念能促进儿童纪律观念、平等观念、是非观念的建立,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和成长。
(二)尊重个性,适当期望。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因人而异,给儿童提出适当合理的期望是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没有期望的教育就是没有目的的教育,对儿童的教育要在尊重个性的同时提出适当期望,让儿童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又有积极向上发展的目标。但期望必须适当,要根据儿童的承受能力而定,任何超负荷的压力只会给儿童带来消极、被动的负面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应是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相结合,道先要着眼于儿童本身的特点,要儿童经过努力能够得以实现,不能高于儿童的能力,也不能低于儿童的能力,其次要考虑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期望目标要有远景性和近景性,如儿童长大想做什么,这是远景性目标:那么、从现在起应该做些什么,这是近景性目标。为了实现近景性目标,就要提岀具体的要求,要求可以由低至高,在低要求实现后给予鼓励,让儿童体念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更加增强,再提出高要求,逐步升级以实现预期目标,并将父母的关心和支持与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儿童从父母美好的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从而促进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健康心理。
(三)循循善诱、沟通情感。
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陪孩子,经常与孩子在思想上,情感上不断沟通,建立起信任、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教子的基本条件。父母同孩子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孩子对父母应该尊敬、父母对孩子也应该尊重、信任、爱护。当孩子出现过错时,父母应该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说明行为善恶、解释行为意义;让孩子心悦诚服。在这种家庭教育观念下成长的孩子的内在潜能容易得到发挥,他们或许有让父母意想不到的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孩子不管在生活上的事,学习上的事,父母都要多启发、诱导、帮助;让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信心和积极的态度。
(四)感受关爱与恰当的挫折。
儿童最需要的营养素就是"爱〃,作为父母,一方面要努力为孩子营造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得到父母生活细节上的细致入微的关心,同时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从而使孩子自觉地热爱父母,进而自觉地去热爱身边的长辈和同伴。另一方面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就经历一些逆境,让孩子体会一下劳苦和艰辛,让孩子忍受一些饥饿,让孩子经受一些失败,让孩子去克服一些障碍,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批评,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增强平等竞争意识和坚持向上的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及与人协作的能力。
总之,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有心理障碍怎么办
首先,要做好陪孩子做治疗的时间,心理障碍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以及人际关系,所以父母必须要关注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接受心理治疗。还要做好治疗的时间安排。
第二个必要准备,就是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心理治疗费通常是比较昂贵的,大约在30~100元/小时,平均每月的治疗费用,要在200~600元左右。而且,大部分治疗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奏效,所以心理治疗的总费用大约在5千至两万元左右。在进行治疗前,必须对此有充分准备,量力而行。
第三个准备,也是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必须准备好承受治疗和改变过程中的痛苦。无论是行为疗法、森田疗法、或者是森田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都必须承受一些焦虑和痛苦,都必须面对、接受、承受自己的内心冲突,这是无论任何心理疗法都无法避免的。它相当于外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疼痛和失血。这些痛苦在治疗的一定阶段,甚至会超过心理病本身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可以说,“小痛小悟、大痛大悟、无痛不悟”,没有痛苦的心理治疗,只能算做止痛针和麻醉剂,真正的治疗并没有进行。伴随痛苦和改变的心理治疗,才是真正的心理治疗。没有勇气承受治疗痛苦的患者,是无法从真正的心理治疗中获益的。
孩子有心理障碍怎么办?只要家长在孩子对上述的准备比较充分之后,陪同孩子一起做心理治疗,让孩子承受一些焦虑和痛苦,孩子就会有成长的机会。
一个人的性格跟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分不开。父母亲的教育尤为重要,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推荐内容
-
如何让孩子虚心接受批评
一个人的性格跟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分不开。父母亲的教育尤为重要,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让孩子虚心接受批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
-
心理咨询之婚恋观——【怎么让自己的婚姻幸福】快乐夫妻常做的事
面对现在的社会压力,很多人选择先发展事业再决定谈恋爱结婚这件事。毕竟很多人都觉得爱情可遇不可求,不是说你努力去脱单就能脱单的,...
-
被遗忘的抗生素八肽素有望抗药性细菌
一种旧的名为八肽素的抗生素可以帮助开发针对广泛耐药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新药。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马修·库珀教授说:我们的研究是由...
-
1型糖尿病患者发现的新型免疫细胞
ccording课本,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细胞必须是B细胞或T细胞,它们不能同时,或任何在两者之间。但再次证明大自然充满惊喜,科学家们现在发现了
-
有一种坚果我们是不能吃的 因为吃了很容易得癌症
现做坚果变成了非常流行的一种食物,但是你知道吗?有些坚果是不能吃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坚果是我们在和朋友聊天或者是看电视剧、看电影
-
莎蔓莉莎员工王雅丽 六步台阶跨越梦想的星辰大海
现代商业管理理念普遍认为,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无论是华为奉行的自由雇佣制度,腾讯的潜龙计划,还是京东内外兼...
-
家庭医生朱云医生:女性美胸缔造者!
丰满、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胸部是女性朋友身体上一道美丽的曲线,使人们目光为之追随。拥有完美胸姿是令人骄傲的资本,展现出无穷性感魅力。...
-
抗癌药物也有助于植物抗击疾病
用于人类的抗癌药物也可以帮助植物对抗疾病。两位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家的这一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植物抗感染的新途径,正如...
-
电视剧《装台》在哪个台播放 装台电视剧更新时间介绍
俗话说的好,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这个也没有一个很标准的答案。因此,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下我心中的哈姆雷特。电视...
-
使用新型LC-MS技术揭示褪黑激素生物合成途径
到目前为止,由于缺乏敏感和选择性技术,研究人员无法表征褪黑激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阶段。褪黑激素途径中的七种合成中间体在结构和组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