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夏天要谨防心理中暑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揣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知识的细节,去假设判断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对自己的心理的认知。

夏天来了,烈日炎炎,闷热逼人,容易引起心理上的焦虑,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现象。你想过吗,心情也会中暑。小编来为你揭开心情也会中暑的原因吧。

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叫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夏天来了,烈日炎炎,闷热逼人,燥热的天气让许多人吃不下、睡不稳,在致使生理时钟运转不良的同时,还容易引起心理上的焦虑,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现象。

小渝最近在准备考试,心情却一直不好,总是因为小事向周围的人发火,事后又总感到懊悔。心理咨询师了解到体型偏胖的小渝非常怕热,每到夏天都会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情低落、容易骂人。这种情况通常在清晨会好一些,但下午和晚上却变得比较糟。

通过心理测试排除精神方面的障碍之后,咨询师认为小渝的情况和高考压力相关,同时也受到了近日炎热天气的影响。“事实上,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明显会造成影响,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李杨说,此外,高温天气导致人们食欲普遍下降,加上睡眠质量差和出汗,会影响体内电解质代谢,从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让人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即出现“心理中暑”现象。

多吃清淡食物,当身体出汗多时,多喝水的同时要适当补充盐分,多喝些菜汤,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服装可以选择乳白、淡蓝、浅绿等色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并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应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烦躁时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放松自己,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静下来,暂时回避;平时多与朋友沟通交流,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预防“情绪中暑”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静心”养生。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森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证睡眠。

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时至凌晨1时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

第三,要调剂好饮食。

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

第四,要注意养气。

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夏季来临,人的心情容易烦躁。这是,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好好轻松一下吧。

所以说,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现在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放到了一个人的心理情况上。确实,每个人的抗压指数是有限的,一个平时看着正常的人,也许她就有轻微的抑郁症,但是因为没有去重视,最后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今天,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