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型宝宝需要妈妈的怀抱
都说现在的小孩子是越来越难教育了。好像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候还老是对着和你干
为什么安全型依恋对宝宝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这些问题作一些说明。
什么是依恋
依恋(attachment),是由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1907-1990)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指的是婴儿与母亲(或能够代理母亲的人)之间所形成的由爱恋连接起来的永久性心理联系。哺乳让婴儿得到生理上的满足,而依恋则让婴儿得到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就像维他命、蛋白质对生命和健康所起的作用一样,依然对婴儿的精神发展和健康也是不可或缺的。
什么是依恋行为
依恋行为有这样两个特点:
渴求与依恋对象的接近;
想努力维持这样的接近。
表现在婴儿的行为上,有两种模式:信号行为模式和接近行为模式。在信号行为模式中,有微笑、啼哭、注视和发出响声等,目的在于把母亲呼唤到身边。而在接近行为模式中,有吮吸乳汁、抓住母亲不放和用目光追视母亲等,目的在于保持和母亲的接触。
随着婴儿的月龄和年龄的增长,依恋行为逐渐地系统化和复杂化,它的发展经过以下4个阶段:
第1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物不加区别地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虽然还不会识别某一个特定的人,如母亲,但已会向人表现出信号行为,这种行为易激发母亲的母性行为。因此,母亲和婴儿在一起的时间增多。
第2阶段(3-6个月):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对母亲或其他代理母亲行使母亲职责的人表现出自发性喜悦之情,并表示伴有喜悦情绪的社会反应。
第3阶段(6个月-3岁):随着信号行为的发展,极力维持与特定人物的接近。对陌生人表现出警戒和惧怕的情绪,经历过"陌生人焦虑"时期。如果能很好地对待婴儿的信号行为,能够减轻他们的惧怕和不安情绪。与此同时,婴儿在探索行为中,开始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第4阶段(从3岁开始):与依恋对象建立确定的关系。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到什么地方,对母亲或其他代理母亲行使母亲职责的人已形成一种永远的联系。能对依恋对象的行动进行预测、能油察依恋对象的情感和动机。在这个阶段中,幼儿已拥有对依恋对象持续反应的系统。
依恋的类型
鲍尔比的同事根据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设计进行了"陌生情景"的实验。在实验中,为10-24个月的婴儿设置的最关键的情景是,与母亲的分离、再会和陌生人在一起。通过对婴儿在这些情景中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科学家们将母子依恋的类型进行了以下3种分类:
(1)回避型 这类婴儿对母亲采取一种回避态度。当母亲在场时,婴儿很少理会,而当母亲离开时,也是漠不关心。当母亲再回到身边时,婴儿仍回避与母亲的交往,抱他时会挣脱或移动身体。甚至对陌生人比对母亲的回避还要少。
(2)安全型 这类婴儿与母亲有着安全的情感连系。当与母亲在一起时,婴儿喜欢与母亲接近,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放心地玩耍。当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痛苦。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接近母亲,寻求抚慰、并很快恢复平静,继续玩耍。对陌生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警戒和怕生,但也会表现出试图接近和友好的态度。这类婴儿的母亲往往对婴儿的情感需要比较敏感。
(3)矛盾型 这类婴儿对母亲怀有矛盾的情感。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极为痛苦,而当母亲回到身边时,又拒绝同母亲的接触。母亲回到其身边后,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使其情绪平静下来,这类婴儿在陌生情景中哭得最多,玩耍最少。陌生人也难以接近,对人的反应表现得消极被动。
不同依恋类型对孩子今后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那些与母亲形成回避型或矛盾型依恋的婴儿,长大后,容易形成不安定人格,性格孤僻多疑,对他人不能拥有真正的情爱,因而,离群索居,易除精神不安或走上犯罪道路。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与母亲之间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容易对母亲以外的人持有信任感。有着安全依恋的婴儿,以后的发展都比较好。例如,曾在1岁时被测定为安全型依恋的2岁婴儿对陌生人的适应要快得多,也比较听从母亲的要求。还有对18个月时所测定到的依恋类型与3岁时在幼儿园的同伴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当时被测定为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到了3岁后,很多成了同伴中的领袖人物,受到同伴的欢迎。这种现象维持到4-5岁,当时被测定为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后来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对大人也较少有抵抗情绪(Arend et al,1979)。概括起来看,获得安全型依恋的婴儿,长大成人后,易形成安定人格,性格开朗,对他人能保持信任和友爱,容易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敬。
不同的依恋类型会给婴儿带来如此重大的影响,做父母的一定很想知道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的原因所在。作为母亲,如何才能和宝宝形成安全型依恋?下面让我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造成不同依恋类型的原因
造成回避型依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亲对婴儿的情感需要不敏感,或缺乏温情,表情呆滞,很少给婴儿带来愉快;二是婴儿由多人抚养,没有形成对母亲或某一个固定的人的依恋。
造成矛盾型依恋的原因在于这类婴儿的母亲,往往是情绪变化大,对婴儿的情感需要所作的反应不一致。有时对婴儿表现出亲近、依恋;而当婴儿在出现痛苦和反抗时,又会对婴儿表现得粗暴或冷淡。
而形成安全型依恋的条件是母亲必须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
所谓"安全基地",就是当宝宝在感到不安、恐惧或痛苦时,大人能为他及时解除这些消极情感,使他感受到安全和愉悦,从而他就会感到:"妈妈的怀抱是我的安全基地"!
而让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作为养育者,最关键的是要有敏感性。当孩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大人能及时帮他解除;当面对着孩子时,大人能经常面露微笑或逗他玩;当婴儿发出咿呀之声时,能及时作出积极反应。通过这些行为,使婴儿感觉到母亲等养育者能减轻自己的痛苦,与自己共享快乐,由此,婴儿便会对母亲产生信任感。心理学家指出,婴儿期的基本发展课题就是建立婴儿对外界的信任感。因此,在这个时期使婴儿获得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影响他以后一生的发展。
如果母亲经常对孩子的痛苦和要求置之不理,婴儿就很难把母亲当成自己的"安全基地",对这样的依恋对象也就不容易产生信任感。所以说,养育者对婴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各方面需要作出敏感反应,是促进安全型依恋形成的重要因素。
但是,有的母亲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的孩子吵个不停,我算得上敏感,也作出了积极反应,可就是不见效。怎么办?"
是的,在安全型依恋形成的过程中,婴儿并不是安全处于被动地位。婴儿的个人气质也起着作用。由于养育者对不同气质的婴儿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因而直接影响到依恋的"质"。比如被称为"困难型婴儿",整天吵闹不止,吃喝拉撒睡无规律,极少露出笑容,就较难引起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的依恋之情。对那些久哭不止,哄他哄不住的婴儿,久而久之,父母会慢慢地丧失信心,对婴儿显得很不耐烦。
心理学家对困难型婴儿的母婴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母亲对12-18个月的困难型婴儿提出的社会性要求和训练较少,这导致困难型婴儿到18个月时抚育更加困难;2岁以后,困难型婴儿的气质特征对母亲的影响最大。此时母亲更多地采用警告和禁令。态度生硬。为此,婴儿的反抗增多,导致母婴之间的冲突增加。
要让这些婴儿获得安全依恋,作为养育者,就必须更敏感、更耐心。
父亲也同样应该成为婴儿的"安全基地"
心理学家们除了研究母子之间的依恋,还对父子之间的依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个月以上的婴儿表现了对父亲离去的痛苦,这与同母亲的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样。而对陌生人则无此反应。表明了父亲也是婴儿痛苦时寻求安慰的"安全基地"。父亲积极参与抚育婴儿的行为越多,婴儿对父亲的依恋也就越深。
如果您和小宝宝之间形成了安全依恋,那么毫无疑问您能给他补充足够的精神维他命和蛋白质,使他能拥有心理的健康。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
都说小孩一天一个样。其实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化”
推荐内容
-
优秀运动员微生物组含有增强细菌的作用
由乔斯林糖尿病中心和哈佛医学院的一个团队领导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马拉松运动员肠道微生物组中的一种细菌 - 但不是久坐不动的人 - 这
-
有圈子和混圈子不是一回事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大家现在也慢慢开始关注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因为外界事物的巨大变化,很多人跟不上变化的脚步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感从...
-
孩子变得叛逆父母别较劲!
都说小孩一天一个样。其实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化”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
-
母亲的微生物调节怀孕期间的代谢
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母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可能会导致怀孕期间肠道屏障受损。研究人员通过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给...
-
《大秦赋》嬴政追芈华另有深意?到底是怎么回事
像这样的状况之下,我们一般都会买好薯条可乐等着,毕竟值得啊,《大秦赋》嬴政追芈华另有深意?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方面相当有新鲜感的...
-
非药品撤离药店 又一波整治来了
国家医保局又发文,针对药店套刷医保倒卖非药品展开行动,为期7个月。不少地方医保药店嗅到烟火味,将非药品撤离药店。医保局发文,持续高
-
白日梦能够增强人的认知功能
心理活动是每个人都有的。然而这样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思想角落,往往容易被他人忽视。所以我们自身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不能让自...
-
家畜中常见的病毒依赖于微RNA进行复制
在病原体病毒和它们感染的细胞之间正在进行的军备竞赛中,每一方都需要它可以获得的每一个优势。狡猾的病毒可以通过颠覆其宿主的microRNA(m
-
经常生气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高情商的人是很受欢迎的。那么如何做一个情商高的人呢?其实只要懂得一点心理观察,善于捕捉一些细节,我们...
-
基因治疗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有效
用小剂量化疗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随后通过基因治疗reating婴儿给孩子们做需要安装一个正常的免疫反应今日(4月17日)的细胞,研究人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