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为什么熊孩子都是男孩

一个人的性格跟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分不开。父母亲的教育尤为重要,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什么熊孩子都是男孩

1、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

多巴胺可增加冲动和冒险行为的概率。而小脑是控制行为和身体行动的。流经小脑的血流量多,小脑就比较活跃,所以男孩就爱动。这些因素是导致男孩在静坐和久坐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总体上不如女孩。男孩更有可能从肢体运动中学习。女孩的胼胝体能容许两个大脑半球间进行更多的交叉信息处理,可以同时同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而男孩同时只能做一件事。比如:男孩在玩的时候或者做别的事情的时候,老师、家长叫他,他就像没有长耳朵似。很多男孩为此遭到老师和家长的训斥。颞叶中的神经连接不同:女孩在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连接,促进了更多复杂的感知记忆的存储,以及更好的听力,所以女孩对声音的语调特别敏感。而男孩则较少听到回响在耳畔的声音,特别是当声音以语言的形式出现时更是如此。

2、家长对男孩的溺爱

相信很多人在公共场所,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小孩,他们肆无忌惮地跑来跑去,大声打闹,周围的人已经不堪其扰了,而他们的父母,也不出声制止,就任由孩子吵着别人。大人们对于小孩的态度总是宽容的、心软的,他们总是理直气壮地认为孩子还小,就可以不懂事,就可以被原谅!而且无论是孩子是3岁、6岁、10岁,他们都会说孩子小,不懂事,真的是呵呵了。泡泡妈特别想说,真的别再拿小说事了,这明明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熊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熊孩子的,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当熊孩子们有了熊孩子行为之后最重要的是家长们如何给予熊孩子正确的导向作用,而有些家长恰恰忽略了对于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熊孩子诞生也就显得理所应当了,可谓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熊家长。

3、男孩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3至6岁之间,男孩对母亲产生强烈感情,并由此产生了罪恶感和焦虑。加之这一阶段的抚育责任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男孩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更难以理清,因此,他们常会通过攻击、喊叫、活动与游戏等激烈的方式来减少内心的恐惧。而这一时期的女孩,虽然潜意识中对父亲产生强烈感情,但由于她更多地是和母亲在一起,在母亲的呵护下她会很容易认同母亲。这样,在母亲与女儿良好的关系下,女孩潜意识中的罪恶感和焦虑大大减少,也就较为安静、平和。

如何教育男孩

1、男孩子就是要吃点苦

我一贯坚持“男孩要穷养”。所谓“穷”,就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苦”,不享受过分的照顾。上学放学都是爷爷奶奶步行接送。生活上,我也是“穷养”。从小到大,儿子的衣服、鞋子基本上都是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用下来的,学习用品、玩具买的也是最普通、传统的。男孩要在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肯吃苦、负责任的精神,孩子能不能吃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成败。所以,父母就算再富有,也要对男孩“穷”养,不要让富裕的生活和特权毁了男孩。

2、多让男孩子去锻炼

教育男孩子就要给男孩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夏天让男孩多流汗,不要整天的呆在空调的屋里,冬天,不要担心孩子怕冷,让孩子玩玩雪,推推雪人,打打雪仗,锻炼男孩的胆量和吃苦,孩子能自己上学就自己上学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就自己解决。作为男孩要大度,不能计较太多,为人要好爽,仗义,所以家长要在男孩子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学会分享,要帮助他人,自己做了错事就要勇于承担,积极的改正,别人犯了错,要会理解他人,给人改过的机会。

教育男孩的注意事项

1、不能只让他和其他男孩玩

有些家长担心男女同玩对孩子性格有负面影响,因此他们鼓励自己的男宝宝只与其他男孩子玩,尽量少和女孩子接触。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存在这种性别观。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性别意识,但是家长人为地限制宝宝的玩耍对象,其实无形中让宝宝形成一种传统的性别观,长大以后有可能会不懂得如何和女生相处,严重者甚至会歧视女性,这不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2、要重视男孩的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的男孩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正处于朝阳初生、蓬勃向上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男孩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一些变化,也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叛逆、早恋、沉迷网络,甚至离家出走等等。因此,这时候家长必须付出比原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宽容和理解,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平安度过这个“危险期”。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在不断学习,怎么跟孩子交流起来更有效,怎么不跟孩子发脾气,怎么能让孩子更加优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