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对“问题孩子”应否严惩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是无法承受住当今社会的挑战和困难。当孩子们情绪奔溃的时候,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和治疗。

对“问题孩子”应否严惩

1、应对那些屡次欺凌同学、有暴力倾向的学生给予一定期限的观察期,如果其监护人依然不愿或不能制止其行为,就应该及时协同司法、社工等部门介入,甚至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如转入特殊教育学校、指定社工监护人等),避免给他们自己和周围的未成年人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英国的反社会行为法令规定,7岁以上的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反社会行为,政府即可提请法院作出“父母养育令”,责令监护人到家长学校进行专门培训,写出如何对自己孩子进行管教的心得体会和教育计划,社区工作者定期对家长和孩子进行督促检查,干预的时期至少达到12个月。

2、学校的管理者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把发现、制止欺负同学的行为当做一项高度重要的职责来看待,对校园内暴力实行零容忍原则,并保持被欺负学生向教师求助的渠道畅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从教育改造的角度来说,大多数未成年罪犯还是能够改造、教育好的,社会对其采取一定程度的宽容与保护措施也是合理的。在这方面,对司法机关、社区帮教力量、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重点依然应放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毕竟最糟糕的学校也比最好的监狱要强得多。

导致问题孩子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如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问题。

2、社会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来自自身、家庭、学校等的重大生活事件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如父母离异、家人过世、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等。

社会支持系统。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以求助者为核心,包括朋友、家人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在精神上、心理上等方面给予求助者的支持和帮助,这对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若因重大生活事件的变化失去了熟悉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不良的个人生活方式。如早晨睡懒觉、生活黑白颠倒、夜里睡不着、白天无精神。也有的人一日只吃一餐、两餐,最终导致精神不振、不思饮食、烦躁、空虚、彷徨、无聊。或者一些人长期沉浸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上,如沉迷网络、赌博等,也容易产生赌博成瘾、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

3、认知因素

分析个人成长史,查看其自我认知系统,分析是否有错误观念、错误认知等。

分析内心世界有无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事例。

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

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

问题孩子怎么办

1、应当正确认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为。孩子在交往中打架,是他们在群体交往中协调、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就是通过这种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学会怎样坚持独立的见解,学会怎样竞争又怎样协调,学会适度地表现自己,培养忍耐能力,不断增长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知识。因此,如果孩子的打架行为发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并不十分厉害,家长就不应过多干涉,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好了。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和社会交往能力。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家长要先加以制止,以防止不必要的肉体伤害。谨慎对待,不随意评判孩子的打架行为,而是探究孩子打架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要带着孩子找到他在现实某一方面的优越感,比如写作、运动、交流等,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现实环境里同样拥有“还行”的感觉,才不会让孩子如此强烈地需要游戏来补偿自己的需要。

3、父母需要改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照顾”的观念,不仅需要引导孩子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得到锻炼,赢得欣赏,还需要逐渐树立一些“规则”。比如合理时间管理,社会活动体验,短期目标实践等,着手培养孩子自我成长的动机,通过一些具体计划的实施感受到成功和喜悦,真正回到属于孩子自己的成长轨道中来。

4、平时要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整洁、卫生、安全等顾虑较多,因而总是限制孩子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这样会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应鼓励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后的积水,爬石子堆、黄沙堆等,其实只需穿上合适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让他尽情地玩。这样无拘无束的自由玩耍,会使孩子的性格开朗起来。

5、对青春期这一特定时期的孩子,应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对于他们自身因为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难以驾驭而出现的困惑与烦恼,其中包括家长和学校都不希望出现的“早恋”问题,且莫大惊小怪,如临大敌。应该正确地引导,在尊重其情感体验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早恋的利弊关系,理性地对待这一现象,而坚决避免侮辱、责骂和粗暴的干涉行为。

6、不能因为孩子不愿招呼人而不带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时应尽量携孩子,让孩子和成人一起参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并且鼓励孩子接触陌生的环境。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认识的人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然后再向孩子简单介绍,让孩子主动地招呼人。成人对于胆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关心,还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帮助适应他人与环境,如事先将可能见到的生人的相貌、特点告诉孩子,并了解孩子心中的忧虑、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咨询,让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有些父母老是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多好,其实也是别人家的父母当的好,教育的好,孩子才会出色呀。有时候家长需要自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做到很好的陪伴,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情绪从而导致了孩子之后的一些坏毛病或者是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差一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