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更加聪明

都说现在的小孩子是越来越难教育了。好像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候还老是对着和你干

研究表明,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更加聪明,哪些在人生中误入歧途的孩子大多是缺少父爱的,父爱对孩子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更加聪明。

“太忙了,没时间陪孩子。”“孩子小,主要由妈妈照顾,等孩子大了自然和爸爸就亲近了。”在陪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父亲有这样的感慨。

近日记者从昆明市多家早教中心了解到,目前父亲参与亲子活动的比例不足5%,孩子几乎都是由妈妈或奶奶带领参与活动。而搜狐母婴频道所做的调查也显示,50%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1小时;超过60%的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超过20%的父亲并未认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但记者采访中,多位早教专家指出,从孩子一出生,父亲的陪伴就很重要,除了让孩子感受到宽广的父爱、坚毅的品格外,父亲的许多特质会格外影响孩子的智商与情商。孩子经常会以爸爸为目标,一位好爸爸会是孩子一生的偶像与榜样。这也是为何爸爸陪伴多的孩子更容易跻身高于父亲的社会阶层。云南省学前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杨丽华特别指出: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

父亲榜样给孩子更广宽的世界

父亲:王鹏

宝宝:天添 4岁“我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坚强、勇敢、智慧的象征,同时,父亲刚毅的性格,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已是幼儿园小班学生的天添懂事,游戏儿歌一学即会。天添的父亲王鹏告诉记者,很小时天添上亲子园时老师强调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不亚于母亲,所以他很重视陪孩子游戏、教孩子做简单的手工、带孩子去郊游等。尽管工作很忙,他还是尽量抽出时间,每天都陪孩子玩一会儿。在天添眼里,父样就是他的偶像,做手工、溜冰、买书、到公园划船,他都要父亲“作出表率 ”。

做父亲不能溺爱或拳脚相加

父亲:陈先生

儿子:成成 8岁“父亲的行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父亲多关心孩子一些,可以增强孩子动脑能力、动手能力,那是因为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有了更多的安全感。”身在传媒业的陈先生对孩子自有一套育儿经。“成成大概5岁时,有次老婆买了束玫瑰花回来,一进门就告诉他不要动这花,上面有刺。不说还好,一说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趁老婆不注意,他伸手就把一枝玫瑰花抓在手里。但此前我已意识到他想干什么,但想让他吃点‘苦头’,记住教训。我认为,体验式的教育更能让孩子学到东西。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会从男士的角度为孩子解答一些他碰到的问题。”

陈先生指出,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教育也要因人而异,找到适当的方法,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而且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越早越好。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不闻不问、或过分暴力,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健康的的影响。

妈眼看爸爸爸带宝宝让人担惊受怕孩子的爸爸几乎从不陪、也不管孩子,他的理由是“孩子现在小,不需要爸爸,等孩子长大了,跟爸爸的感情自然就好了。”——凡凡妈爸爸可以带宝宝疯玩,但我担心宝宝以后爱闹!——豆豆妈爸爸不太擅长跟宝宝交流,父子主要就是进行一些惊险的体育活动,比如甩高高什么的,总是让我担惊受怕。——伊伊妈

专家论道父亲有利于孩子形成“刚”性

父亲的角色不可替代,有许多调查表明,缺乏父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发育要差。父亲长期不在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据研究,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在生活中,孩子需要妈妈,但独生子女家庭的妈妈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过分周到,对孩子管教得过分细致,导致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男孩子的性格变得女性化。所以孩子很需要一个好爸爸做榜样,而且父亲的勇敢、坚强、果断,有利于孩子“刚”的性格形成,刚柔相济才是健全的人格。有人认为男孩子由父亲带,女孩则应该由母亲带,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如果只实行母性教育,那么男孩子就很难以父亲为楷模去开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难了解男性的生活状态,所以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性格形成的婴童时期,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父亲能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

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可能会骂他们一顿,而父亲则可能会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再教孩子把玩具装好。在孩子的成长中,由于父亲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男性往往爱活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同时,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很难想像,一个在麻将桌旁长大的孩子,以后不爱打麻将。部分父亲的行为习惯,比如搓麻将讲粗口,不能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导致孩子对父亲的管教不服,这也会导致教育的失败。父母应该常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的交际、表达能力和民主的习惯。成功的人都是鼓励出来的,也是父母期望出来的。

父亲课堂坚持每天陪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和规则的建立,父母与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种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关系得到平衡。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段时期,父亲都有不可推卸的任务:

a、婴儿期:父亲应该多抱抱孩子,和他们建立感情。

b、幼儿期:孩子面临重要的人生发展任务——性别角色认同。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比母亲更重要,而且这段时期是父亲与孩子增加亲子关系最好的时期。

c、儿童期:给孩子树立榜样,不在公共场合吸烟、随地吐痰,应遵守交通规则、对家庭负责、努力工作等,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人,让子女从中获得安全感。

d、不要以工作忙、时间紧为借口,放弃与孩子共处的时机,尽量坚持每天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生活。

e、放下“权威”“尊严”,主动与孩子沟通,要与孩子相互了解对方的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情况,相互沟通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感情;父亲应多与孩子共同活动,坚持参与全家人的活动,在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并增进父子感情。

相关链接三个国家调查:

父亲陪伴很重要美国: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15年,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英国:英纽卡斯尔大学年初宣布,他们通过对17000个在1958年3月的同一个星期出生的英国婴儿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跟进调查,例如在1965年询问孩子母亲其丈夫平日花多少时间与孩子相处(如读书给他们听、与他们外出等),在孩子11岁时为他们安排智商测验。结果显示,较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日后比其他同辈聪明并容易跻身高于父亲的社会阶层,可见父亲的陪伴有助为子女培养更高的才能,这一优势在子女42岁前一直存在。至于把照顾子女的责任全部交给妻子的父亲,他们的子女在个人发展上与单亲家庭子女无异。

奥地利:奥地利心理学家对398名罪犯的父亲进行调查,其中183名罪犯的父亲酗酒,120名罪犯的父亲赌博、性放纵、不诚实。这些父亲放弃了影响子女的责任,意识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根本离不开他们的影响。有个别父亲还给子女带了坏头,导致孩子最终堕落为罪犯。

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亲的陪伴,这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通病。 在我们现实家庭生活中,绝大多数是妈妈承担养育孩子的重任。男性常常以工作忙、打拼赚钱为由,把陪伴、教育子女的责任更多交给女性或老人来承担。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和明星家庭而言,父爱缺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父亲角色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话题。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由父母双亲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占据很大的比例,人们逐渐关注起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种种缺陷映现着家庭教育的不良,许多研究的结果证实,越来越多的父亲“淡出”家庭教育是个重要原因。“父亲淡出”,其实质是男性文化在儿童教育中的整体“淡化”,使整个儿童教育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之中。

关心宝宝的成长爸爸义不容辞。由于爸爸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不能只将育儿的工作交给母亲,爸爸也要积极的加入到科学育儿的工作中来。爸爸经常抱宝宝、和他玩、与他交流,不但会让宝宝长大后与爸爸更加亲密,还会促进孩子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健康、开朗、性格好的孩子。

《爸爸去哪儿》中,“交换爸爸”一节,可以看出萌娃对自己爸爸独有的依恋,那种真情地泪水和哭声很使人感动。也许在家中,这些明星爸爸未必能得到孩子如此地依恋,只有通过参与节目,和孩子全天候地密切接触和照料,爸爸真正担当起育儿的角色,才使萌娃对爸爸渐生难以割舍地依恋,这是这档栏目给我们提供的最现实地意义。

实际上,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是母亲不能完全代替的。如果把培养教育孩子的重担完全交给母亲承担,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男人一般具有实践丰富、心胸开阔、性格刚强等长处,对教育子女是一种优势。父亲在子女个性形成和行为塑造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亲对于孩子承担的主要是人格教育、创新教育、性别角色示范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种种同性别角色相符合的行为,是他们在婴幼儿时期同父亲的教养分不开的。幼儿期是孩子形成正确性别角色的关键时期,男孩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起“男子汉”的气概;女孩则从父亲那里接纳、学习同异性接触和交往的经验,这对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做父亲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塑造孩子人格和阳刚之气的人生历程中的作用。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远不止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品德等多方面。长期缺乏父爱,孩子可能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从而造成认知、个性、情感、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其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抑郁、孤独、任性、多动、有依赖感。

国外研究显示,“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充分获得父爱的孩子相比,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症的危险愈大。而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可见,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也许会换来更殷实的家境、为孩子赢得更好的起飞平台,却不见得能让孩子感受更多父爱,心理成长地更顺利。

作为孩子的父亲,并非就是孩子天然的教育者。父亲角色的实现,是在自身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的。读书是学习,育儿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育儿的过程中,不仅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而且孩子的出生和养育也对父亲的“成长”产生影响。当父亲的都希望自己对孩子有影响力,然而许多人却惊讶地发现,其实父亲和孩子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他们通过养育孩子和对孩子的观察,使得自己增加了不少对世界和对自身的了解。当父亲是自己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育儿体验刺激着父亲角色的加速确立,而且促进父亲个性的健康完善。在亲子沟通中,父亲的自我克制性、视野开阔性、生存感、责任感也会显著改变。“影响”是互动的,效应是广泛的。父亲角色的获得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毕生努力的过程。

网络时代带来了教育的新观念,父亲的角色又有了新的内涵。父亲对孩子的爱不仅要有热烈的情感、具体的行动,更要具备爱的艺术。作为父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能培养和科学技术训练,更要重视人文知识熏陶和人文精神弘扬,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是父亲的主要职责。与传统的父亲角色比较,“新父亲”不仅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是各种家庭活动的重要支撑。父亲平常要多亲近孩子,关心孩子,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创造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孩子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还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不但有健康的身体,而且有健康的精神世界。

家庭生活就象一台戏,父母子女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父亲,理所应当的扮演着主要角色。父爱与母爱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同等的作用,父爱所给予孩子的坚强、刚毅、大度、宽容、幽默等心理影响,是母爱所不能替代的。在家庭教育的舞台上,不能让孩子只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还应该唱好“世上爸爸也很好”。年轻的父亲们,应树立正确的父亲观,掌握担当父亲角色的技能,这样才能履行社会和家庭对父亲角色所要求的职责,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怎样做个好爸爸?

从孩子刚出生,爸爸就应该在孩子身边

前几个月至关重要,特别是第5个月的时候,这时是宝宝熟悉面孔识别力发展的阶段,爸爸一定要经常在宝宝的身边,这样成为宝宝的熟悉面孔,就建立了以后能跟宝宝很好互动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就需要多花些时间跟心思在宝宝的身上以弥补那些错过的时光。

多和孩子的玩游戏互动,猜谜语、讲故事……

宝宝渐渐长大后,如开始学走路了、会跑会跳了的时候,爸爸要多跟宝宝做些互动,一般来说,这是父亲的强项,不妨多和孩子进行跑、跳、爬、攀等活动性游戏以及智能游戏。

如果父亲能多参与孩子猜谜语、讲故事、走迷宫、搭积木等启智性活动,那么孩子的收获就更多。还有竞争性活动也不错,如赛跑、捉迷藏等,孩子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跟孩子在一起不是时间多就行的,要有爱和真正的陪伴!

爸爸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但要有"量"(时间、机会),更要注重"质"(能促进父子间更深层次的感情,积累快乐的回忆)。

父亲应该刻意安排一些时间,精心设计如何与孩子一起度过,让父子间的"储爱槽"充盈起来。

都说小孩一天一个样。其实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