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儿童心理障碍的对策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是无法承受住当今社会的挑战和困难。当孩子们情绪奔溃的时候,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和治疗。

儿童心理障碍的对策有哪些?当面对孩子心理问题时,做为家长可能很着急。那么儿童心理障碍的对策到底有哪些呢?小编这就来告诉大家:儿童心理障碍的对策到底有哪些?请各位知晓。

一、儿童心理障碍的对策

您的孩子有心理上的问题吗?育儿专家黄哲说:孩子的有些表现是家长难以控制的,比如说孩子拼命得哭闹,不停地动,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那是因为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不同,非常复杂,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1、儿童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

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又健康,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但家长们是否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只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获得满足与舒适感后的愉快情绪;另一种是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3个月的新生儿即可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恐、烦闷等6种情绪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平衡造成婴幼儿的大脑和心理发育障碍、不良的进食习惯、睡眠习惯和大小便习惯、言语障碍、负性情感(如忌妒、恐惧、分离焦虑)以及某些不良的行为问题(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拔毛发等)。1岁以上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是三大方面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障碍,情绪性格问题。孩子中有80%属于学习能力障碍,即感觉统合失调。

2、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有这么多孩子有学习能力障碍的问题,与儿童的出生经历及早期教育有关。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胎教的影响

现在很多母亲给胎儿听胎教磁带,但已发现有些幼儿由于听觉刺激不适当,反而造成失聪。胎儿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不应该受到无端的打扰。

(2)没有经过爬行训练的影响

现在2/3的城市儿童缺乏爬行训练,过早地使用学步车。婴幼儿在爬行的时候,会努力抬头,四肢、手眼的协调能力得到训练。没有爬行经历的孩子,长大以后手可能会不听指挥,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过慢。

(3)缺少正规教育的影响

进过幼儿园的幼儿,活泼、开朗、易合群、守纪律、讲礼貌。而家居幼儿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

(4)强制学习的影响

现在有些家长有意识地让几岁的孩子背诗词、字典、地图等,有专家认为,孩子3岁之前,不应该进行这些机械记忆训练。儿童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3岁之前,应该着重发展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想像力等,而不是机械记忆。

(5)教育方法的影响

如父母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6)家庭气氛的影响

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3、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为心理卫生,是指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形成健康的个体心理活动,培养健全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一种健康状态。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一般有五个方面。

(1)智力符合常态。

(2)情绪稳定而愉快。

(3)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

(4)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

(5)人际交往和谐。

二、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的规则

在成长过程中,很多儿童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适应问题,有的是在学校(例如,学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有的是在家里(例如,亲子冲突、父母婚姻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有些则经历了更大的创伤(例如,家庭暴力或遭受性暴力、在意外中失去亲人等)。儿童在面临适应问题时,需要成年人的帮助,而在此时,很多成年人发现,他们很难去理解面前的儿童,感到束手无策。

那些对于成人有效的咨询技术例如联想、换位思考、陈述等,在儿童身上却收效甚微,甚至根本无法实施。儿童限于认知能力,很难理解咨询师到底在说些什么,要求些什么,也不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可能因为对于咨询师的防备和敌意对抗治疗,一言不发。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成年人要想理解他们,必须站在儿童的角度,熟悉他们的语言。而游戏正是理解儿童心理的敲门砖。儿童常常透过游戏的过程,学习外界事物,表达内在世界与想法,并借此与环境互动与沟通,如果咨询师不了解这一语言,就无法透过儿童最自然的表达系统,排除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心理阻碍,达成修通的目标。

游戏疗法是一种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治疗难点的特殊疗法,它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有机会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暴露问题,并从中自我解除精神困扰。在游戏治疗室,玩具好比是儿童的词汇,而游戏好比是儿童的语言。透过游戏,儿童能表达许多他们尚不能清楚地用言语来沟通的感觉和经验。在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陪伴下,儿童能自然而然地玩出他们的心境、困惑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一旦这些经验被处理后,儿童的适应力会提升,因而更有能力来因应并解决心理的挫折和创伤,所以游戏治疗对于儿童就好比心理治疗对于成人一样有帮助、有疗效。

在游戏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融洽的治疗关系原则。由于游戏治疗要使儿童真正的放松,能毫无拘束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需要治疗者与儿童保持高度的融洽。在这种关系中,儿童有许可的感觉,从而不适的情感得以宣泄与释放。

2、接受的原则。儿童非常敏感,治疗者微小的表示,他都能体会到是接受还是拒绝。因此,治疗者完全接受儿童,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治疗者是否完全接受儿童,主要表现在他的态度上。他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地和儿童保持平静、稳定和友好的关系,他在语言上不应有任何批评和责备的口气,也不要对其某些言行进行表扬。

3、反馈的原则。治疗者要迅速地承认并反馈儿童表达的感情,使他们能洞察自己的言行,他们也会获得鼓励,继续前进。治疗者就能看到这儿童逐渐获得了自知力。

4、儿童中心原则。治疗者要始终相信儿童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让儿童负有自己选择和改变情况的责任。治疗者把改变或不改变的责任交给儿童时,他们就正在把治疗集中在儿童身上。要儿童学会自己承担责任需要从小的事情开始,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要让儿童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平衡,让他们渐渐树立自尊心。

5、循序渐进的原则。治疗者应该承认治疗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能过多干涉治疗进程。

总之,对于儿童的心理障碍,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并给孩子及时治疗。

有些父母老是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多好,其实也是别人家的父母当的好,教育的好,孩子才会出色呀。有时候家长需要自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做到很好的陪伴,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情绪从而导致了孩子之后的一些坏毛病或者是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差一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