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影响孩子交往心理的教养方式

一个人的性格跟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分不开。父母亲的教育尤为重要,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影响孩子交往心理的教养方式有哪些?孩子也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但有些孩子却不擅长交际。那么影响孩子交往心理的教养方式到底有哪些呢?小编现在就来告诉各位家长,请引起重视。

一、影响孩子交往心理的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交往心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老师,孩子一生都脱离不了与父母的密切关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晚期阶段,正好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如同生理断乳,心理断乳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交往焦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交往心理,大学生面临着踏入成人社会,并在其中生存与发展的艰巨挑战,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不少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那么,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影响大学生的交往焦虑呢?若影响,又是哪些教养方式利于或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交往心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的一项面向广州市多所大学里的300个本科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交往焦虑的重要因素。以下3类负面因素值得关注。

1、偏爱

父母会对子女表现出过分的溺爱、迁就和偏袒,会导致子女形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性格。这样,子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过分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不愿承担责任,不愿跟别人合作,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遭到大家的冷落、拒绝和孤立,渐渐地就会产生交往焦虑,总是担心别人会不会接受自己。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一个人身上。如果爱孩子的方式不当,同样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交往焦虑。

2、过度保护、干涉

由于对孩子的高度期望,父母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地保护和干涉。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将来,害怕孩子会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对其活动范围进行了过多的限制,甚至在择友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规定。再者,很多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前途发展,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免受挫折,他们事事包办,将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很完美,每一步都考虑得很周到。这样做看似是对孩子好,其实不然。父母的这种过度的保护和干涉,使子女往往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这种信任感与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展、延续直至变成一种对周围的人和世界的不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其子女在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导致其在交往中更多地采取回避与犹豫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同时,过于依赖父母,缺乏必要的锻炼,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够,孩子容易自卑和否定自己,形成软弱和缺乏自主性的特点。

3、拒绝、否认

经常受到母亲拒绝的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变得胆怯、不自信,为人处世小心翼翼,惟恐遭人指责,甚至导致个性变得自卑,倾向于逃避社交以免“露丑”。由于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刻意掩饰自己以期望得到外界的认可,这些孩子反而在社交中显得更紧张、局促、笨拙,使自己处于焦虑恐惧中。所以,母亲应该给予子女多点支持与肯定。只有得到父母的赏识,孩子才会赏识自己,进而赏识别人,而一个真正懂得赏识自己和别人的人,就容易在交往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也就少许多无谓的焦虑了。

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交往心理,对待孩子不可一意孤行。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理解,是孩子产生对别人信任和好感的基础,能帮助子女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形成积极自信的性格特点。同时,子女在交往中也学会对他人表现出关爱和理解,与人为善,也就易为他人所接纳,自然就不会产生过多的交往焦虑。因此,父母对待孩子既不可以一意孤行,用专制甚至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也不可以漠不关心,采取放任的态度,而应该多和子女沟通、交流,支持和鼓励他们。

二、幼儿正确的交往方式

作为幼儿教师,除了通过各种活动、游戏教给幼儿知识和规则以外,通过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交给幼儿正确的交往方式,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年龄小,又是独生子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了一些不正确的交往方式,引起幼儿之间的打架和矛盾,如何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呢?

1、首先,不要单纯的说服教育,那种教育的作用很小,一些大的道理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作用力很快就会消散。

2、不要大声的训斥指责教育,那样教育的作用很短暂,当他不在你的眼皮底下时,作用力就会失去作用。

3、要教给幼儿一些具体的做法,或者多对幼儿进行反问:你是如何做的?如:琪琪跑来告状说泽泽推他了,我没有马上把泽泽叫过来进行质问,而是反问了一句:“你在干什么了?”琪琪没有回答我就跑掉了。其实我早就看见了他们两人的问题,琪琪先推了泽泽,泽泽只是推他时用力了一些,琪琪就不高兴了。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先来告人一状,被我一句话反驳了回去,我只是小声的提醒了泽泽,让他小心一点,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4、其次,也不要特别注重幼儿的承诺,有时他的承诺像风一样吹过之后就会无影踪,太快速的承诺,失信也越快。

所以此时要教给幼儿一些正确的行为,如:田田抓了玲玲的手,田田看到我叫她,马上跟我说:“老师,我不抓小朋友了。”我没有理会她,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问清楚了:因为田田要玲玲手里的西瓜子,玲玲不舍得给,田田在几次索要不成时,便狠狠地抓了玲玲的手。首先我让田田给玲玲道歉,安慰一下玲玲,然后问田田,人家不给你时,你该怎么做?田田不做声,我把问题给小朋友,小朋友就给田田想出了办法:人家不给就不要了,或者自己想办法找几粒西瓜子。多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跟田田说你应该这样做,田田也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了。”不要幼儿的承诺,只告诉幼儿正确的的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解决很多幼儿交往的问题,如抢玩具、站队时的插队、拥挤、减少幼儿告状等的行为。

总之,交往方式,决定了幼儿以后适应社会的程度,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所以从幼儿期就教给他们正确的交往方式,培育和谐发展的幼儿。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在不断学习,怎么跟孩子交流起来更有效,怎么不跟孩子发脾气,怎么能让孩子更加优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