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怎样呵护单亲孩子的心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是无法承受住当今社会的挑战和困难。当孩子们情绪奔溃的时候,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和治疗。

单亲孩子有哪些特征?单亲儿童生活环境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家庭的不完整,而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场所。这个环境的优劣必将对他们身心的成长产生影响。那么,单亲孩子有哪些特征?

毋庸置疑,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孤僻、忧虑、失望,烦躁、冷漠、自卑。有的则暴躁易怒,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这些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近几年来,因父母离异造成的单亲儿童连年增多。最近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单亲儿童已达1000万。单亲儿童的增多,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调查分析这些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搞好对这部分儿童教育的前提。单亲儿童生活环境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家庭的不完整,而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场所。这个环境的优劣必将对他们身心的成长产生影响。在幼儿期,这种影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所调查的13名单亲儿童的情况看,多数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儿童的异常心理特征。

一、缺乏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这类孩子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一般都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游戏时,总是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因而多数时间只能是安静地坐着。活动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更少有主动提问的时候。吃饭时给多少吃多少,如果老师问他还要不要,他会点点头。平时很少主动同老师和小朋友谈话,老师问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显得紧张、口吃。我园13名父母离异儿童中,有6名是这种情况,占46%,说明具有典型性。如我园中班有个小朋友,父母离异后他随爸爸生活,爸爸有时候照顾不过来,就让奶奶阿姨等人接他回家。后来他爸爸再婚,继母带来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姐姐。老师问他是否喜欢新妈妈,他说喜欢。问他为什么喜欢,他说不知道。问他家里有几口人,他想了半天说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姐姐,却没说到还有他自己。由于原来家庭的解体,父母为再婚考虑,常常把孩子当成包袱甩来甩去,他不仅冷暖饥饱得不到关心,生活也没规律。孩子失去爱抚,每天都在恐慌和茫然的等待中生活,不知道今天什么人来接他回家,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变化。长时间处于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孩子必然是精神麻木,反应迟钝。

二、行为任性,易怒好哭

这样的儿童有3人,占23%。他们平时不愿和大家一起游戏。稍有不顺心就又踢又咬。看到谁的玩具好就不顾一切地抢到手,在同伴中表现得自私、霸道。如一个小朋友,父母离婚后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平时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满足,惟恐孩子冻着饿着。孩子交给老师总是不放心,常常悄悄趴在窗口或门口偷听偷看。孩子在班里对同伴不讲道理,不懂礼貌,每次送来时总是哭哭啼啼,吵吵闹闹,家长也经常陪着流泪。一次孩子感冒发烧,家长硬说是午睡时老师没给盖被子冻坏的。当着孩子的面向老师大吵大闹,还到园长那里哭着说老师瞧不起她们,要领孩子退园。单亲儿童任性、霸道行为的产生,同离异父母的变态心理有关。一些离异的父母由于自己感情受到创伤,就把过去对丈夫或妻子的爱不适当地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总担心孩子受到欺负和委屈,因而过分溺爱和放纵。

三、乖巧、早熟

这样的儿童有2人,占15%。小小的年纪学会了看人脸色行事。做游戏时,他会主动帮助老师整理玩具。上课时,他首先坐好,腰挺得直直的。如果发现老师高兴或批评哪个小朋友,又会表现出比谁都听话。如有个小朋友,父母离异后随爸爸生活。不久爸爸到外地工作。这个小朋友先跟大伯,而后又随姑姑。姑姑家里有两个姐姐,高兴时,他是表姐们的乖宝宝,好弟弟,不高兴时,他又成了她们的出气筒。正是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不得不处处小心,时时看大人的眼色行事。这种心理特征同他们幼小的年龄极不相称。由于照顾孩子的亲人经常变化,今天跟奶奶,明天跟伯伯,后天跟姑姑,为了讨大人的喜欢,幼小的年龄就学会了四面讨好,八面玲珑。

对单亲儿童心理行为的调查分析说明,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了这部分儿童异常的心理行为。一些专家认为,儿童单亲或双亲死亡,父母不和、离异,父母中有犯罪行为或父母本人有生理缺陷的,都会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国外一些研究也发现,5岁以前父母不和的儿童,长大后犯罪率较高。这些都提醒我们,注重对单亲儿童心理行为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搞好对这部分儿童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当然,在13名单亲儿童中,也有2名没有表现出异常心理行为。其中一个父母离异时年纪尚小,其母亲为了不让幼儿心理受到伤害,一直瞒着他说爸爸出国了。另一个现已上学,其父母离异后,他同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最近我走访了这母子俩,男孩子身体健壮,思维敏捷,学习成绩也很好。孩子生母告诉我,这孩子常常回生母家玩耍,并定期汇报学习情况。当问到男孩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什么想法时,他说很好,家多亲人也多,关心自己的人也多,过生日比同学过得多。他的生母说:“他继母和他父亲每次都邀请我同他们一起给孩子过生日,可我总想单独给孩子过生日,他们也就尊重我的意愿。平时,这个孩子食欲也特别好,每周至少来扫荡一次,不然的话冰箱就要‘受苦’了。”这个家庭文化层次较高,因此父母分手后,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孩子尽自己的义务。这两个事例也启示我们,既然环境对行为有重大影响,那么幼教工作者也完全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努力创造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而改变这部分儿童的异常心理行为。

平时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1、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关心和鼓励。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师倾注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创设一种真诚的氛围,使学生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相信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2、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融入到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困难。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3、 经常地表达赞美和激励。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赞美。

4、培养孩子多元化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等。

5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6、建立单亲子女档案。

了解和掌握班上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7、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往往是因为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有些父母老是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多好,其实也是别人家的父母当的好,教育的好,孩子才会出色呀。有时候家长需要自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做到很好的陪伴,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情绪从而导致了孩子之后的一些坏毛病或者是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差一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