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医学 >

国际权威肿瘤期刊CCR:氟马替尼可作为治疗慢粒白血病的一线药物

2020年9月14日,一项关于氟马替尼(豪森昕福)对比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CP)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2204644)在国际权威肿瘤期刊《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CCR)上发表。该研究结果证实,与伊马替尼相比,氟马替尼的疗效更好,可产生更深、更快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并且更加安全可耐受,氟马替尼可作为治疗慢粒白血病的一线药物。

在这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III期临床研究中,394名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氟马替尼组(600 mg每天一次,n=196)或伊马替尼组(400 mg每天一次,n=198)进行治疗。

目前,对于慢粒患者治疗的疗效评估主要看这3个层次的反应:血液学反应、细胞遗传学反应和分子学反应,而其中最深的疗效是分子学反应,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时大约杀掉了99.9%的白血病细胞;6个月获得MMR(该研究主要研究终点)的患者将来能更快获得更深度的缓解,这对整个病程发展和最终停药有很大益处;12个月获得MMR是国内外慢粒治疗指南推荐的最佳治疗反应标志。而该研究结果显示,氟马替尼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的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率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组。

作为早期预测因子,早期分子学缓解(EM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后预测指标。治疗3个月内杀掉90%的白血病细胞,是预测长期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期时的重要考虑因素;6个月到达CCyR即治疗6个月杀掉99%的白血病细胞,是预测6年无进展生存期的重要指标;这两项也都是国内外慢粒治疗指南推荐的最佳治疗反应标志。该研究显示,3个月时氟马替尼组患者的早期分子学缓解(EMR)率和6个月时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均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组。

在慢粒的治疗过程中,达到MMR的患者应追求更高的治疗目标——深度分子学缓解(MR4),能否达到长期的MR4是能否停药的关键标准。与伊马替尼相比,接受氟马替尼治疗的患者在6、9和12个月达到深度分子学缓解(MR4)的比例更高。这就意味着,慢粒患者期盼已久的“治愈”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由于多数慢粒患者都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所以安全性(包括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从研究随访数据看,氟马替尼治疗组和伊马替尼治疗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包括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不良反应存在明显不同。

12个月时,伊马替尼组有4名患者进展为加速期或急变期白血病,而氟马替尼组中没有患者发生此类进展。比如,对于伊马替尼治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水肿、肢体疼痛以及皮疹及血液学毒性方面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氟马替尼治疗都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氟马替尼组患者发生水肿、四肢疼痛、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低磷酸盐血症的次数较少,这就意味着,通过使用氟马替尼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将大大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腹泻是氟马替尼治疗组相对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实验中没有患者因腹泻而停药,93%的患者腹泻均为1级,62%的患者腹泻持续时间短于2天,临床上易处理、患者可耐受。

氟马替尼(豪森昕福)作为我国已获批上市的治疗CML-CP的一线药物,其疗效、安全性、耐药性优势明显,走出中国,造福全球慢粒患者指日可待。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